按劇情年份排序 《俠盜獵車手》系列作品 |
---|
2D世界 |
|
3D世界 |
|
HD世界 |
|
在他們背負債務,還被接踵而來的訟棍、小偷和反社會人士捲入罪犯地下世界時,他們發現,在這個金錢和地位至上的城市裡,現實與夢想的差距甚遠。這個名利雙收者的天堂之城,對一無所有的人來說卻是人間地獄。
《俠盜獵車手IV》(英語:Grand Theft Auto IV,簡稱GTA IV或GTA 4)是由Rockstar North開發、Rockstar Games發行的一款遊戲,也是《俠盜獵車手》系列的第十一部作品。2008年4月29日,遊戲在全球範圍內發售。《俠盜獵車手IV》在上市後就隨即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具成功性的電子娛樂產品,並獲得了多項提名與獲獎名單,另外本作在商業上相較於以往的多款作品取得了更大的成就。PC平台則於八個月後的2008年12月2日發售。
遊戲主題[]
參見:俠盜獵車手IV的劇情 遊戲在上市前獲得廣大的期待的原因之一便是主角首次由美國人改成了東歐人,正因如此,Niko Bellic 抵達美國後,相較於過往的多名主角對美國文化做出了更多、更毫不留情的批判。《俠盜獵車手IV》的深層寄意圍繞著尼克構建的自我哲學,他很清楚,對美國文化直率了當的批判和美式的日常生活均能促使深層意義更容易被發掘和理解。尼克在大多數情況下的立場都是正確的,但他也被證明太過於憤世嫉俗,玩家和評論們如是解讀。遊戲本身和其錯綜複雜的劇情揭露了以下幾個主旨: 遊戲的包裝上有一句話:「今日的美國夢意味著什麼?」。尼克質疑美國,認為「資本主義是骯髒的生意」,只向極其貪婪或出身富貴的人提供機會。Mikhail Faustin在臨死前同樣發出了「美國讓他 (指Dimitri Rascalov) 變得貪婪了!美國這種貪婪的本性正在侵蝕著每一個接觸它的人!」的感慨。Niko對美國的刻板印象則是「遍布的脫衣舞廳和臨床肥胖症」(as do the makers of the game by hilariously parodying concepts like post-9/11 hysteria and celebrity obsession)。另一方面,Roman Bellic、Brucie Kibbutz以及Bernie Crane等人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因為自身財務狀況的殷實而對美式的日常生活抱樂觀態度,並試圖勸導Niko變得更為樂觀。 美國夢從來不對任何人做出擔保,即便這些群體已經在美國定居。在《俠盜獵車手IV》的遊戲世界中社會的各界人士(反派),從Playboy X到Elizabeta Torres ,他們都不善賺錢,而且揮霍無度,每個人都是這樣,無一例外。早些時候,TB(The beat)102.7解釋說他的聽眾們「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去消費!」Gerry 描述自己的家人的消費習慣的時候提到「家人在花錢的時候沒有什麼目標.從來沒有,把錢亂花...哦,好吧,就是一拿到錢就去買醉泡妞,花天酒地跟奴隸一樣。」最終,在一項任務後Pickie說「哼,Niko,我他媽費力想改變這一切卻一事無成,這就是我啊。」Niko回復時說到「很多人都是這樣,Packie,我已經習慣了。」遊戲裡有一個虛擬的電視節目叫I'm Rich(老子很有錢),其中收錄了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暴飲暴食的事,足以引起任何人的不適。這些無一例外地表現了《俠盜獵車手IV》的遊戲世界——一個紙醉金迷的社會。
《俠盜獵車手IV》的情節繁雜不過跌宕起伏,角色眾多個性鮮明。《俠盜獵車手IV》 也是俠盜獵車手系列中第一部劇情可被玩家選擇影響而導致不同結局的作品。這也導致主角Niko會被他自己的各種行為而影響。作為一個東歐落後地區初來自由市的人,Niko告訴他的表哥Roman:『』人不可能重新做人,Roman,每一天我們做的決定都是我們一輩子要背負的東西,你不可能就因為你來到了一個嶄新的地方就拋下它。「因為Niko在自由市的時候幫Ray Bulgarin做了相當多的壞事,還要在Patrick McReary或者Johnny Klebitz身邊工作。Niko曾在沒有見過那些人之前,或者是情況很糟糕的時候殺掉他們身邊的人。 遊戲的最後,根據玩家選擇劇情會安排Niko會失去女朋友Kate或者表哥Roman,Niko認為身邊親人的死亡,都是Niko自己做過的事的報應,Niko只有後悔:『他(她)不該和我走這麼近的,是我害死他(她)的!」, Niko因自己在自由市所犯下的罪過痛苦(雖然只是為了他自己的生計),他對許多人說:『』我好想忘記我的罪惡重新開始。」但他知道不能時,他的痛苦就更深。
主要角色:
- Niko Bellic:唯一可操作的主角,是玩家們觀察遊戲世界的窗口。品格上他是一個正直的人,唾棄自己的犯罪行為但是又不得不為生計繼續。有些民粹傾向,思想有點偏激,仇視高層人物.。他似乎喜歡把遊戲的主要人物歸為三類:
- 第一類,如Roman, Little Jacob, Brucie Kibbutz, Kate McReary和 Bernie Crane:正直的樂觀主義者, 遊戲世界中表現出昂揚向上精神且有道德的人,Niko對這些人最有好感。這些人也都勸Niko正視生活不要太悲觀。雖然當中有些人是為了營造喜劇性效果的丑角(如有些過分自戀的肌肉狂Brucie Kibbutz和因戰後創傷出現心理問題的Bernie Crane), 但是他們都表現有那種在壓抑的生活中尋找快樂的生活的智慧,這是Niko認識到自己所缺乏的。這類人中還有兩個有趣的例子:Ivan Bytchkov和Hossan,他們都是和NIko一樣從東歐來自由市的新移民,不過和Niko不同,他們對美國式的生活抱有希望和信心。
- 第二類,如Patrick McReary, Gerald McReary, Derrick McReary, Dwayne Forge 和 Phil Bell:正直的悲觀主義者,遊戲世界中對生活充滿失望但良心尚在的人。Niko喜歡他們因為自己能在他們的一些負面情緒中找到共鳴。 Packie和Dwayne都為生活努力打拼但卻對生活充滿悲觀,這和Niko自身的經歷和心路何其相似。這也是為什麼Niko與他們成為了朋友(感同身受); Niko見到Dwayne的時候甚至說到:『』你讓我想起我自己(You remind me of me)。「 Niko對Jon Gravelli和他獨有的悲觀式黑色幽默也有好感,縱然他們有年齡與生活方式的代溝,Niko還有骨子裡的對社會高層人士的偏見。
- 第三類,如Vladimir Glebov, Dimitri Rascalov, Mikhail Faustin, Ray Bulgarin, Francis McReary, United Liberty Paper, Manny Escuela, Elizabeta Torres, Playboy X, Ray Boccino 和 Jimmy Pegorino: 衣冠禽獸者,遊戲世界中的道德反派;兩面三刀,貪污腐敗,自私貪婪,罔顧道德底線的人。都是Niko不喜歡或被迫為其賣命的人。他被迫為這些人做事,而且想殺掉他們(對其中約半數的人,他這樣做了)。遊戲中這些人所代表的是金錢至上,貪婪無度的資本主義。從對這些人的厭惡中也可以一窺Niko對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社會的敵視。遊戲中除Elizabeta Torres(疑似被捕)和United Liberty Paper(雖然可以於5年後在下一作的劇情中被殺但不是官方正典)之外所有的道德反派結局皆為斃命(Francis McReary和Playboy X的死亡是可選結局)。
- Mallorie Bardas, Jon Gravelli, Darko Brevic, Bryce Dawkins; 遊戲中其他性格並不鮮明的角色。
- Michelle, Kate McReary, Carmen Ortiz, Kiki Jenkins 和 Alex Chilton; Niko可約會的女友。 Michelle和Kate是故事中解鎖的女友, 其他3位是Niko在網際網路上會遇見的。 每個女朋友都有自己的喜好(兜風的地點,喜歡的娛樂場所等)。在與3位網戀女友約會一定時間後,會解鎖她們的特殊技能效果。
配音[]
Template:GrandTheftAutoIVCharacterList
DLC[]
目前《俠盜獵車手IV》一共有兩個獨立DLC:失落與詛咒與夜生活之曲。它們於2009年在Xbox 360平台發售,並於2010年在PS3與PC平台發售。俠盜獵車手:失落與詛咒於2009年2月17日首發,主角是遊戲中幫派失落摩托車俱樂部的成員Johnny Klebitz。俠盜獵車手:夜生活之曲於2009年10月29日首發,主角是同樣曾在《俠盜獵車手IV》中露過面的Luis Fernando Lopez。後來兩個DLC成為獨立合集自由市之章,以實體光碟的形式發售。兩個DLC設定時間地點皆與本作相同。但是DLC有單獨的劇情與原作未出現過的一些武器與車輛等,在劇情和世界觀上三部作品是相通的。
時間[]
儘管遊戲中沒有指明遊戲劇情發生的具體時間,不過大部分跡象表明遊戲發生於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
- 遊戲中大多數樹木都是黃色(有一些是綠色),這是北半球溫帶初春或者秋天的景象。
- 遊戲中Jimmy Pegorino家中的日曆都翻到4月那一頁。
- 《基佬東尼的輓歌》中的威澤爾新聞視頻的監控記錄大部分是2009年5月至6月。
- 路易斯.洛佩斯公寓中的日曆是2009年的日曆。
爭議[]
社會各界對這部以暴力為特點的遊戲有許多爭議,不過,自打俠盜獵車手這個系列上架以來這些爭議就基本存在了。這部遊戲沒有正式發售之前面臨幾乎被禁的風險。 一個叫MADD(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的反醉駕組織注意到遊戲中有醉酒駕車的設定從而反對遊戲上市,即使上市也需要分級為AO(Adults Only僅限成人)。因為這個原因,遊戲中當玩家想要操縱Niko醉駕時Niko會說「我不應該這樣(I shouldn`t really be doing this)。」
遊戲信息[]
Template:GrandTheftAutoIVGameContent
瑣事[]
- 本作是俠盜獵車手系列第一次使用布娃娃系統(物理引擎)
- 家用主機版的《俠盜獵車手IV》有一個BUG:不能識別2GB以上的顯示卡設備,主要是遊戲發售年代的關係。現在這個BUG已於2016年11月29日被修復。
- 本作取消了諸如火神機槍、火焰噴射器一類的重型武器。不過,Niko曾對Dimitri Rascalov說自己想要一把火焰噴射器,但Dimitri說那東西只在西岸有。
- 2018年4月底往後,由於音樂版權到期問題,GTA4裡面電台的部分歌曲被其他新歌替換,這些電台包括海參崴電台、The Beat 102.7等。
- 在R星簡體中文官網對《俠盜獵車手IV》的故事介紹中,尼可的表哥Roman(羅曼)被錯誤地標註為表弟,他的實際年齡比尼可要大。
- 《俠盜獵車手IV》是最後一部存在遊戲內」通行限制「的作品,即玩家需要將一個區域內將主線推進到一定進度後方可解鎖其他區域。
花絮[]
擴展連結[]
- Official Website
- GTA IV on Wikipedia
參考[]
Template:Gtaiv
|